展 览 首 页
学 生 作 品
教 师 作 品
当前位置:网上展览 / 作品浏览
 
潜能的敞现——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2016-2017年度作品展2017-06-08
展览前言
     从2013年至今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已经启动并实施了四次的公开招募,超过100位青年艺术家在这一平台驻留并参与展览、沙龙论坛以及一系列的学术活动。该项计划最初的设计,即在学院之后和艺术机制的中间地带,为青年艺术提供一段时间的缓冲,并坚持“扶一把,送一程”这一质朴的初衷。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驻留项目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开辟出驻留策展人的板块,这一举措很大程度上活跃了艺术家在驻留期间的气氛,展览策划与创作同时推进,青年艺术家与策展人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如果仔细去追溯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的历史,几年来从此平台走出的艺术家大多数都已经成为院校老师或者职业艺术家,短暂的驻留时光也成为了他们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的跳板。
       此次展览主要是基于2016—2017年度30位驻留艺术家的创作和研究成果,将驻留期间的作品和相关的艺术活动,进行集中的展示。展览一共有一百余件作品参展,并结合文献墙,以时间轴的方式清晰的展现出一年间完整的工作路径。展览主题名称为“潜能的敞现”,潜能的字面意思为一种潜在的能量,需要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激发出来。对于驻留而言,平台本身能够提供的便是一个各种潜在因素构成的能量场,而结果既来自外在,同时更重要的决定因素是艺术家的自觉。
      年度展览筹备期间,对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和思考进行了初步的考察。由此此次展览可以从工作方法上梳理出一下几条线索。
       一、媒介与经验之思。媒介问题作为这一部分作品的切入点,一方面艺术家对媒介的使用,不仅因为媒介是“新”的,作为感知方式的延伸,新媒介的加入本身就会带来需要回应的问题。另一方面建立在媒介批判之上的思考,“媒介即信息”,在媒介方式日益多元的今天,作品的内容与观念即需要超越媒介的限定,同时又须抵达经验的实在。
      二、作为认知的图像。以图像的方式切入是艺术中常见的母题,特别是对于绘画而言,视觉艺术的问题也是如何处理观看的问题。对于参展的艺术家而言,图像观看不仅是一种再现,也是一种话语重组,在他们的创作中不管是对于日常生活的组织,还是对于艺术史中图像的借用,背后都包含着认知的逻辑。
      三、物性与形式之构。对于物性的强调和形式探索,在当下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地被重构。物的客体性为艺术家提供了把握形式的依据,形式本身也借助物的属性而呈现出观念上的超越。在参展的艺术家中,这一范畴的思考并不限于雕塑、装置或其他工作方法,物性本身就为实践提供了一种重构的基础。
      四、身体与主体表达。身体代表着感性、偶然性、不确定性的一面,而精神代表了理性、稳定性、确切性的一面。精神连接恒定和真理,身体的却长久的被隐匿和规训,而艺术中的身体性便打破了这样的一种状态。在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中,以身体性为方法的实践,不仅包括身体行为,也包括将过程性、主体意识置于一种感性的维度。
      五、传统与自我设计。由于驻留项目也面向书法、设计类的艺术家招募,这一部分的作品在展览角度可以提供一些视角。传统本身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就如同面对一块具有巨大的吸附力磁石一样,而对于创造力而言保持一段对传统审视的距离是有必要坚持的态度。现代主义以来的设计来源于一系列的关于现代生活的乌托邦构建,并使设计回到自然与日常之中,在这其中既包含这责任意识,同时也意味着设计者一上来就面临着自我的选择和审美伦理之间的抵牾。
       以上几条线索的归类,是针对此次展览所涉及相关学理命题的划分,对于参展的青年艺术家而言,自身的工作方法便决定了作品的基本面貌,展览本身也是将诸种类型的艺术实践的差别敞现,并探寻其背后所涉及的不同底色。一年的驻留很快即将进入尾声,而之后的艺术之路只会更加漫长,作为该计划的驻留策展人之一,在此与大家共勉。
                                                                                                       王子云
2017年5月27日
《阡陌》
《致敬我的女神玛丽娜·阿布拉莫维...
《致敬我的女神玛丽娜·阿布拉莫维...
《无题》
《眩晕》《盘旋》《祖母绿》
《眩晕》《盘旋》《祖母绿》
《眩晕》《盘旋》《祖母绿》
《Lucian Freud》
《Lucian Freud》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末页 共7页 第4页
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正街108号 邮编:400053
Copyright © 2024  四川美术学院